工程機械產業是徐州市的主要產業之一。在7月20日,國家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徐州)創新發展大會在徐州舉行,聚焦于江蘇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致力于加強群體合作,推動徐州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朝著中高端方向邁進。
在徐工集團連續蟬聯全球工程機械企業50強第三名后,這次大會再次為徐州工程機械產業增添了光彩。
徐州的工程機械產業正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級產業。
提到工程機械產業,不得不提徐工集團。在今年的賀歲電影《流浪地球2》中,徐工集團的機械設備成為了UEG地球聯合政府設備的代表,這一形象使得徐工集團備受矚目。
徐工集團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們擁有全球第一吊XCA2600、中國最大的700噸級液壓挖掘機、全球超大馬力GR5505礦用平地機、全球最高的窄軌履帶底盤伸縮臂起重機XCC2000、全球最大的39噸壓路機等全球領先產品,這些令人期待的成就讓人們對徐工集團的未來充滿期待。
近年來,徐工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突破,獲得了工信部授予的7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產品稱號。
今年3月5日,徐工機械總工程師、副總裁單增海在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透露了一個好消息:300噸以下全地面起重機整機國產化率已經達到了100%,我國已經具備了千噸級起重機的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
徐工集團擁有1912項關鍵核心技術,制定發布了5項國際標準和233項國家及行業標準,擁有9742件有效授權專利和2458件發明專利,其中30%以上處于國際領先水平。2022年,他們推出了363個競爭力強的新產品整機和144個關鍵核心零部件,其中有15個全球首創和173個國內首創。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徐工集團的營業收入連續三年超過千億元,凈利潤增長了8倍,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排名第三,連續34年保持國內工程機械第一的位置。在第二十屆世界品牌大會上,徐工以1136.19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十年榮登工程機械行業最具價值品牌榜首。
工程機械產業成為徐州的“一號產業”,這得益于徐州高度重視工程機械創新產業集群的發展。市委主要領導親自牽頭負責“一號產業”的發展,多次深入徐工集團進行調研并及時調整產業發展方向。
2022年5月6日,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在到任徐州的第二天就到訪了徐工集團。當年,工程機械創新產業集群被確定為徐州“343”創新產業集群的“一號產業”。
今年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宋樂偉再次深入徐工調研,強調要錨定打造世界一流現代化企業目標,堅定不移走自立自強之路,加快向全球裝備制造產業高端攀登,為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享譽全球的工程機械之都再立新功。
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并對其寄予厚望,進一步凸顯了“一號產業”的重要地位。
從產業發展基礎條件來看,徐州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工程機械產業鏈,包括從液壓件、車橋等核心零部件到結構件、輪胎等基礎零部件的覆蓋。中游20個整機細分領域均有涉及,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達到了50%。徐工作為“鏈主”企業,帶動了產業鏈和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共同發展。
從產業發展比較優勢來看,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不僅擁有一批工程機械整機及零部件的全國領先企業,還建立了國家工程機械質檢中心、工程機械綜合服務中心、國家工程機械智能制造重點實驗室等支撐性產業服務平臺。
與以國企和民企為主導的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相比,徐州工程機械創新產業集群內的企業所有制結構更加豐富,涵蓋了徐工集團、卡特彼勒、海倫哲等國企,以及海哲倫、巴特重工、世通重工等本土民企。這種多元且競合的產業格局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作為徐州產業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的產業集群,工程機械創新產業集群的發展藍圖正在逐漸展開。
目前,在徐州經開區,超過一半的規上工業總產值來自工程機械產業。在徐州高新區,徐工消防、徐工重卡等龍頭企業快速增長。賈汪區和邳州市也在積極推進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2022年,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規模已超過1700億元,占據了全國市場的20%以上。
作為徐州“343”創新產業集群的“一號產業”鏈主企業,徐工集團將在工程機械產業邁向世界級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國家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徐州)創新發展大會上,徐工集團發布了“領航·攀登”行動計劃,計劃通過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推動集群的升級,構建“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