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負責人劉明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和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累計裝機容量約為8.6億千瓦,風電和光伏發電量達到7300億千瓦時。因此,風電和光伏產業成為我國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之一。
上半年的電力數據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了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1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的用電量同比增長了8.1%。這表明國民經濟的恢復勢頭總體向好,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繼續推進。業內人士表示,下半年電力消費的增速將進一步回升。在政策的推動下,風電和光伏產業的高景氣有望持續下去。
國家能源局適度超前優化電力供應布局,全力推動重大電力項目的建設。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為27.1億千瓦,同比增長了10.8%。上半年,各類電源裝機容量約為1.4億千瓦,并網投產。在輸電通道規劃建設方面,白鶴灘—浙江直流工程和陜北—湖北直流配套電源等項目相繼投產。截至6月底,“西電東送”輸電能力已超過3億千瓦,其中跨省跨區直流通道在度夏期間的最大輸電能力可達1.8億千瓦,較去年同期提升了約1750萬千瓦。
我國近年來在新能源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新能源的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穩居世界首位。隨著風電和光伏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它們已成為我國新增裝機容量和新增發電量的主要來源。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風電和光伏的新增裝機容量占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71%,新增發電量占全國新增發電量的54%以上。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邢翼騰在7月20日表示,上半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到了7842萬千瓦,占新增電源總裝機容量的56%。截至6月底,光伏的累計裝機容量約為4.7億千瓦,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裝機容量的電源,僅次于煤電。
隨著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不斷加快,創新發展的活力不斷釋放,相關領域的用電量也在增長。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上半年重點調查的企業電力投資達到了5373億元,同比增長了32.2%。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電源投資的比重高達88.6%,電力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預計到2023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規模有望突破3億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2.3億千瓦。
從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由于市場需求旺盛、訂單不斷增加,許多光伏公司的業績大幅度預增。據統計,截至7月26日晚,23家光伏公司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有21家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增長,占比達到90%。其中,14家光伏企業預計凈利潤將翻倍增長。
綜上所述,風電和光伏產業在上半年的表現強勁,其高景氣態勢有望延續。在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產業將繼續發展,而電力消費在下半年將進一步回升。這些積極的因素將為風電和光伏產業提供長期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