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倉儲業發展總體平穩,在改革中取得積極進展。如今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影響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在這一現實下,智慧倉儲快速崛起,尤其是電商規模的快速擴張和碎片化的海量訂單,使得依靠傳統倉儲管理和運作模式難以及時、準確進行處理,進而推動著倉儲管理向自動化、智慧化發展。
一、智慧倉儲行業價值鏈曲線
智慧倉儲行業價值鏈呈微笑曲線,一站式綜合服務打造高利潤率。
隨著倉儲物流業與下游制造業、商貿業等深度融合,對產業鏈中游廠商的能力及物流系統的品質和時效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業由同質化低成本競爭轉向差異化的質量競爭、效率競爭、服務競爭等。
處于微笑曲線底部的是以設備為主的基礎倉儲物流服務,這一制造類型服務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率較低。
微笑曲線左側的是價值鏈上游的設計和研發能力,而右側的是價值鏈下游運營能力,均具備極高的市場價值,有助于提升利潤率。
圖表:智慧倉儲行業價值鏈微笑曲線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二、智慧倉儲產業鏈結構
智能倉儲物流產業鏈主要分為上、中、下游三個部分。具體來看,上游為軟硬件供應商,主要提供AGV、堆垛機、穿梭車、分揀機等硬件設備和WMS、WCS等軟件設備。
中游是智能倉儲物流系統廠商,基于對上游產品的研究和對下游客戶需求的深入了解,使用多種倉儲物流硬件設備和倉儲物流軟件系統搭建建設智能倉儲物流系統,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智能倉儲物流的下游是應用客戶,涉及任何需要倉儲流通的行業,市場空間廣闊,是智能倉儲物流行業未來開啟高速發展的基石。
圖表:智慧倉儲產業鏈結構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智慧倉儲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包含各類軟、硬件產品服務商,中游是系統集成商,如諾力股份、機器人、今日國際、東杰智能等。
圖表:中國智慧倉儲產業圖譜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三、智慧倉儲賽道玩家實力
智慧倉儲賽道玩家可分為四類:咨詢企業、硬件廠商、軟件廠商和集成廠商,其中集成廠商綜合實力最強,也最被看好。
圖表:智慧倉儲賽道主要玩家實力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
四、智慧倉儲產業鏈發展概況
。ㄒ唬┥嫌晤I域發展概況
智能倉儲設備制造為智能倉儲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主要包括智能存儲設備、智能分揀揀選設備、智能搬運輸送設備。
圖表:智能倉儲設備制造分類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政策方面,2021年4月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其中提到,研制一批國際先進的新型智能制造裝備,其中包括智能多層多向穿梭車、智能大型立體倉庫等智能物流裝備。
規模方面,根據部分上市公司發布的數據進行測算,目前智能倉儲設備制造行業的市場空間由2017年的306.85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622.23億元,復合年化增長率達到19.33%。
從智能物流倉儲設備的滲透率來看,目前AGV、物流輸送線、機械手或機器人的滲透率表現較好,滲透率分別達到29%、28%、27%。智能存儲、分揀、裝卸設備也有一定的滲透。但與此同時,目前未使用物流自動化設備的企業占比仍達到49.17%,整體的物流自動化設備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ǘ┲杏晤I域發展概況
智能倉儲行業產業鏈中游的系統集成商處于整個產業鏈的核心地位,由于物流倉儲系統不是簡單的設備組合,是以系統思維的方式對設備功能的充分應用,并保證軟硬件接口的無縫和快捷,目的是實現集成創新,是一個全局優化的復雜過程。
只有通過運用系統集成的方法,才能使各種物料最合理、經濟、有效地流動,實現物流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快捷化和合理化。
圖表:智慧倉儲技術系統模塊構成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
倉儲物流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通常在該領域具有整體規劃、系統設計和整合行業資源的能力,起到了積極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業務形態的不同,有的系統集成商同時也制造物流設備、開發物流軟件,中游的系統集成商處于整個產業鏈的核心地位。
。ㄈ┲杏纹髽I成長路徑
從中游智能倉儲物流系統公司的成長路徑來看,主要分為兩種。
●從硬件到軟件:原擅長物流設備領域的公司,以物流設備作為核心競爭力,拓展物流軟件領域,從而成為自動化物流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代表公司有日本大福、德馬泰克、昆船智能、諾力股份等。
●從軟件到硬件:擅長軟件系統,再通過外采、自研或結合等方式發展硬件設備領域,代表公司有瑞仕格、今日國際、蘭劍智能等。
基于此,總結來看,中游倉儲物流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在該領域具備整體規劃、系統設計和整合行業資源的能力。
。ㄋ模┫掠伟l揮驅動作用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迅速擴大。202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47.57萬億元,較2021年的42.13萬億元同比增長12.9%。2022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79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96萬億元,同比增長6.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2%。
隨著電子商務、新零售及第三方物流的迅速發展,消費者需求逐漸轉變,企業訂單處理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高時效”的特點,因此對倉儲系統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更高要求。下游應用場景對行業驅動作用凸顯,物流規模的不斷擴大帶來智能倉儲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