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職業教育領域,民航局等單位也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做出規劃!秶鴦赵宏P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4號)要求,強化科教和人才支撐。實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飛行、機務、空管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8號)要求,支持大專院校和職業學校開設通用航空類專業,培養飛行、適航、航空器和發動機制造維修等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伴隨著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作為細分領域的航空職業教育在近年來也是獲得長足發展。從民航局到航空院校,再到航空企業無不重視航空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此同時,改革開放以來,民航業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對航空各類人才的巨大需求,民航業也成為了許多學生和家長的首選。
當前,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加大技能型人才培養,加快構建技能型社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021年,我國高等教育入學率56%,在學總規模達4430萬人,其中應用型人才占比為44.4%,相比職業教育發達國家比例偏低。國家謀劃擴大高職與職業本科招生規模,進一步優化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比例,是著眼長遠的戰略性安排。
雖然我國已邁入航空航天大國,但相比于航空航天的超級大國美國和俄羅斯,我國從事航空航天制造行業的企業、單位,小到個人工作者,更重要的都將是牢記使命。在行業大國高端技術的封鎖下,不斷探索新技術,開發新技術,沖破技術壟斷,打造屬于我國自主的航天發展道路。
波音公司(BA)日前發布了《2022年飛行員和機械師展望》報告,預測未來20年將需要210萬名新的航空專業人員,“以安全地支持商業航空旅行的復蘇,并滿足不斷提高的長期增長。”伊德諾航空職教負責人解釋道。波音還表示,中國、歐洲和北美占新增人員需求總量的一半以上,而增長最快的地區是非洲、東南亞和南亞。“無疑,中國未來對航空專業人才的需求是強勁的,這也很大程度上助力航空職業教育的發展” 伊德諾航空職教負責人表示。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航空運輸業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0%左右,每百萬平方公里擁有機場數量將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旅客客運量等各項指標都將快速增長,航空教育培訓行業受疫情影響,我國航空業各項指標較2019年有所下降。但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航空業將逐步復蘇并進入穩步發展狀態,我國飛行員數量需求仍然較大。
國際航空旅行協會 (IATA) 此前預測,2022年航空旅客人數將比 2021 年增加 50%,有望于2023-2025年間達到疫情前水平。預計 2021 年行業凈虧損 518 億美元,2022 年將繼續虧損 116 億美元。
預計中國航空教育培訓行業的長期增長將需要39.5萬名民航飛行員、客艙乘務員和航空技術人員來運營和維護中國的機隊,其中,飛行員需求數量約達12.5萬人。
根據目前全球職業學校受職業教育的用戶根據年齡段進行細分,其中,23-29歲之間的用戶占比最大,達36%;其次為年齡段在18-22歲之間的學生一族,占比為29%。這兩部分用戶的顯著特征為學生、或尚未脫離學生屬性,需要借助在線職業教育,實現從學校到職場的轉化,提升自身的職場適應力與勝任力。
航空教育培訓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持續深化教育培訓改革,大力提升師資隊伍水平,扎實推進辦學條件建設,推動了自身高水平特色化發展。航空教育培訓行業培訓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各類人才培養培訓能力穩步提升,有效擴大了人才培養規模,提高了人才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滿足了行業崗位人才需求。
直屬院校共為行業培養飛行、機務、空管專業人才3萬余人,特有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與此同時,民航教育培訓還存在著諸如教育培訓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創新,人才供給和行業發展需求協調性有待進一步加強,開放合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
航空教育培訓院校預計培養特色專業人才5萬余人,行業外教育培訓機構滿足行業發展50%以上新增的人才需求;師資隊伍水平進一步提升,優化院校師資隊伍結構,注重培養良好師德師風,直屬院校專任教師總數達到5000人以上;學科專業建設進一步強化,直屬院校按需打造一批民航特色一流學科,新增一批發展急需專業,完成特色學科專業的提升改造,加強標準建設;
教學培訓基礎條件進一步完善,加強直屬院;A建設,提升教學培訓保障能力,完善培訓實訓等平臺建設,推動開發建設百門網絡精品課程;行業培訓進一步升級拓展,重點開展黨校教育,加強監察員、法規規章和行業管理等培訓,促進行業培訓協調發展,升級內容,優化模式,推動與國際標準、行業標準和崗位需求相對接。
航空教育培訓行業伴隨著民航事業的迅猛發展, 我國民航人才的需求規模也開始同步擴大,F代航空航天教育在內容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原來設置的課程不斷更新,新興學科的課程逐漸增設。航空教育培訓為了培養航空航天人才,各國的教育部門、軍隊、民航部門興辦了各種類型的學校。未來20年,中國航空公司將購買8600架新飛機,價值1.4萬億美元,同時需要1.7萬億美元的民用航空服務。
航空教育培訓行業發展和國家教育培訓一系列政策部署都對創新民航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民航業要提升持續安全保障能力,實現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等,必將需要作為民航發展第一資源的人才資源提供有力支撐。
《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以及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等,都要求民航教育培訓工作在依法治教治學的同時,進一步落實各項改革創新政策,不斷強化特色、爭創一流。為加快建設創新型民航行業,進一步發揮教育培訓的支撐作用,民航局印發了《民航教育培訓“十三五”規劃》,為未來五年的民航教育培訓工作明確了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