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1年全球精細化工市場規模分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精細化工產品具有附加值高、污染少、能耗低等特點,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大化工企業的重點發展對象,全球各個國家都把發展精細化工產品作為傳統化工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的重點發展戰略。2018-2020年全球精細化工市場規模從15475億歐元增長至約16890億歐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4.47%。2021年全球精細化工市場規模超17,400億歐元。
圖表 2018-2021年全球精細化工市場規模分析
單位:億歐元
數據來源:Bloomberg
2023年1月,精細化工信息研究院舉辦的“2022全球精細化工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50強”評選活動,通過對全球精細化工企業競爭力的現狀、變化趨勢進行不間斷監測,對競爭力表現進行測評,并對競爭力形成因素做進一步研究,以有效地促進全球精細化工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經企業競爭力評審組評定、審核,最終入選《2022全球精細化工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50強》的企業名單如下:巴斯夫、陶氏、科思創、先正達、科迪華、PPG、中化國際、Nutrien、拜耳、帝斯曼、漢高、IFF、3M、阿科瑪、贏創、阿克蘇諾貝爾、亨斯邁、瓦克化學、索爾維、奇華頓、以色列化工、美盛、雅苒、伊士曼化學、萬華化學、朗盛、沙特、藝康、塞拉尼斯、住友化學、科慕、雪佛龍菲利普斯化工、富美實、因多拉瑪、宣偉、杜邦、龍沙、立帕麥、沙索、德之馨、科萊恩、益瑞石、三井化學、三菱化學、埃萬特、路博潤、莊信萬豐、雅保、旭化成、迪愛生。
按國家來看,入選企業來自美國(20家)、德國(8家)、日本(5家)、中國(3家)、荷蘭、瑞士和法國(各2家)、加拿大、英國、比利時、挪威、以色列、泰國、沙特和南非(各1家)。美國上榜企業數量最多,占比40%,其次是德國,占比16%,日本第三,占比10%。這反映了目前精細化工領域的競爭格局:北美西歐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是精細化工領域的領先地區,平均精細化工率可達60-70%,中國精細化工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016-2021年中國精細化工市場規模分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我國十分重視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精細化工已經成為化工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目前,我國精細化工已形成飼料添加劑、食品及醫藥添加劑、皮革化學品、造紙化學品、油田化學品、電子化學品等十余個門類。2021年中國精細化工市場規模約為5.5萬億元,2016-2021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8%。
圖表 2016-2021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工業總產值變化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國化工學會
2023年1月,精細化工信息研究院重磅發布《2022年中國精細化工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50強》榜單。上榜企業名單如下:先正達、中化國際、萬華化學、國藥試劑、衛星化學、石藥集團、東方雨虹、華魯恒升、安道麥、隆基股份、新和成、新安股份、浙江龍盛、天賜材料、興發股份、東岳化工、上海華誼、圣奧化學、巨化股份、揚農化工、傳化智聯、浙江醫藥、萬盛股份、聯化科技、海正藥業、中核鈦白、多氟多、西隴科學、聯泓新科、穎泰生物、永太科技、萬潤股份、長信科技、貴研催化劑、贊宇科技、誠志股份、利安隆、三棵樹、凱倫股份、閏土股份、泰和科技、奧克股份、北方華錦、陽谷華泰、皇馬科技、光華科技、醋化股份、彩客新能源、華寶股份、清水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根據榜單,先正達和中化國際分別以2.6564、2.3496的競爭力指數強勢位居榜首和第二,萬華化學以1.8388競爭力指數躋身第三名,國藥試劑緊跟其后,可見中國頭部精細化工企業的強勁綜合實力。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上榜精細化工企業的2021年銷售收入有所下降,這與該年國際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產業鏈受阻,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攀升,給精細化工產業帶來極大不確定性。但長遠來看,隨著全球化工產業均向著“綠色化”、“高端化”及“精細化”方向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必將迎來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