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集聚了一批在國內乃至全球范圍內都具有競爭力的光伏企業,從上游硅料技術研發、中游組件生產制造,到下游電站開發。今年以來,這些企業的生產情況穩中向好。隨著研發投入不斷加大、行業協同創新持續推進,當地光伏行業將進一步降本增效,提升集群發展水平。
在江蘇蘇州晶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通過混合、攪拌、研磨等細致操作,將銀粉制成銀漿,這是制備光伏電池片的關鍵材料之一。而晶銀新材料的下游廠商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則將銀漿運往各個生產基地,用于生產電池片、組成光伏組件。為了使光伏組件能夠為光伏電站服務,還需要使用蘇州固德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逆變器,將可變直流電壓轉換為市電頻率交流電。
近年來,蘇州已形成從上游硅料技術研發、中游組件生產制造,到下游電站開發的光伏產業鏈,擁有一批在國內乃至全球范圍內都具有競爭力的光伏企業。據蘇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蘇州共有147家規模以上光伏企業,一季度實現工業總產值205.2億元,同比增長27.8%。
隨著需求的釋放和生產經營活力的增強,蘇州的光伏行業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在固德威公司,車輛來來往往,各個部門的員工都在忙碌地接待供應商、出差參加展會和行業交流活動。固德威今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超過17億元,同比增長164%。同樣,蘇州晟成光伏設備有限公司的產值也達到了13.1億元。
為了增強核心競爭力,蘇州的光伏企業不斷創新求變,突破關鍵技術。例如,協鑫集團通過自主研發技術生產顆粒硅,提高了產量和熔化速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此外,晶銀新材料副總經理周麗表示,公司已經實現了高溫/低溫銀漿的穩定量產,并通過銀包銅技術降低了銀漿中的含銀量,推動行業的降本增效。
光伏產業鏈的不斷延伸也需要加強產學研融合和人才培養。蘇州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與企業合作開展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聚焦光伏、氫能領域關鍵技術,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政府在產學研融合方面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蘇州市政府推動組建光伏技術創新聯合體,促進產學研合作和產業創新集群的發展。
光伏行業的未來發展需要降本增效、提高電網穩定性和拓展商業模式。為此,行業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技術迭代,降低成本,同時探索光伏在虛擬電廠、儲能等領域的應用,創新收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