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的報道,上海市計劃完善運價指數“上海標準”,以提升航運服務業的能級。這一舉措是為了滿足航運市場的需求,推動航運服務業的發展。
集運行業在過去一年受到國際市場影響,經歷了運力供應與需求急劇變化和運價大幅波動的市場波動。這給供應鏈上的經營主體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因此,相關企業對于管理運費波動風險工具的需求越來越高。
在這一背景下,上海市推出了集運指數(歐線)作為我國首個航運期貨指數備受市場關注。該指數的推出有助于期貨公司發揮專業職能,為航運企業提供風險管理服務,促進可持續發展。
7月21日,上海市政府印發了《提升上海航運服務業能級助力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行動方案》,旨在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備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該方案提出了穩妥構建航運衍生產品體系、加強集裝箱艙位交易平臺市場推廣和打造船舶資產專業產權交易場所等措施,以支持航運服務業的發展和與資本市場對接。
此外,方案還提到支持航運服務企業通過上市、掛牌、并購重組、發行債券等方式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為航運供應鏈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推動航運基礎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通過完善運價指數和提升航運服務業的能級,上海市旨在進一步提高航運服務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這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航運公司和航運項目到上海發展,推動上海成為全球航運中心的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