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到2025年,北京力爭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以上,到2030年比重提升到25%左右。
截至2021年底,北京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已提升至約12%(從2015年底的6.6%增長至12%)。全市約19.8%的用電量和18.1%的發電裝機容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北京冬奧會實現了所有場館100%綠色電力供應,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及臨空經濟區等新建重點功能區率先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可再生能源已具備由試點示范向規;瘧棉D型的條件。
《方案》提出了27項重要任務,以推進可再生能源與城市融合發展為主線。根據重點區域的發展定位和可再生能源資源情況,制定了實施中心城區可再生能源精細化發展、建設城市副中心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推動平原新城可再生能源規;瘧、加快生態涵養區可再生能源多元化發展、打造可再生能源特色應用示范區等發展策略。到2025年,新建重點區域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原則上不低于20%。
此外,《方案》針對工業、建筑、交通、供暖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行業,提出加強行業統籌的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例如,制定和修訂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標準和圖集,在城市更新和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中同步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等。到2025年,新建產業設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目標不低于20%,新建公共建筑的太陽能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此外,北京還將推進京津冀地區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推動綠色電力市場化應用,建設環京200公里的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圈層。到2025年,外調的綠色電力規模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約21%左右。同時,北京還將加快推動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