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工智能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被形容為辣子雞,大模型的發展進入了百模大戰的階段,引起了業界、學界和公眾的高度關注。
7月2日,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網信辦、商務部和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會議,其中包括人工智能高峰論壇。
在論壇上,360公司的創始人周鴻祎指出,大模型的發展必須與國家的產業數字化戰略相結合。他強調,企業級垂直大模型至關重要。公有大模型無法實現成本可控,企業應該使用百億級基礎模型,并根據不同需求訓練不同的垂直模型。他提出了將大模型變成每個企業和政府部門都可以直接使用的工具的想法。
同時,他也強調了安全問題。他認為,不能夠立即向大模型開放API和函數,而應采取監控審計措施,將大模型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使其充當副駕駛和助手的角色。
大模型必須具備通用性,才能賦能各行各業,引領工業革命。周鴻祎表示,大模型是真正的智能,標志著通用人工智能的到來。大模型可以直接提高個人和組織的生產力,并實現賦能。他將大模型比作電腦,剛開始時電腦并沒有帶動工業革命,直到它進入家庭和企業,才改變了世界。
他認為,只有當大模型走入千家萬戶,賦能各行各業時,才能真正推動人工智能所帶來的革命。
有人將大模型比作操作系統,但周鴻祎認為,未來將不只有一兩個大模型,而是像數據庫一樣,成為每個數字化系統的標配。無論是在手機、汽車還是企業和政府內部,大模型都將發揮作用。
產業數字化是國家的戰略,大模型的發展應該與之相適應,為產業數字化提供賦能。周鴻祎認為,中國是大模型發展的真正機遇所在,政府、城市和企業都擁有廣闊的應用市場,中國應該抓住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機會。
周鴻祎強調了企業級場景下大模型面臨的問題。首先,公有大模型缺乏行業深度,無法滿足企業級應用場景的垂直性和專業性要求。其次,公有大模型存在數據安全隱患,組織內部知識庫不適合訓練到公有大模型中,而且公有大模型容易導致企業內部數據泄露。第三,公有大模型無法保障內容的可信性,無法保證內容真實可信、有據可查,同時企業內部數據更新迭代速度快,公有大模型無法實現知識的實時更新。最后,公有大模型無法實現成本可控,直接訓練和部署千億級參數的大模型成本過高,而企業級應用應該使用百億級基礎模型,根據不同需求訓練不同的垂直模型,企業只需要負擔垂直訓練的成本。
他表示:“對于很多企業來說,訓練企業級大模型的成本已經急劇降低,我們的目的是將大模型變成每個企業和政府部門都可以直接使用的工具。”他提出了大模型的幾個要點:行業化、企業化、垂直化、小型化和專有化。
同時,他強調產業化方案需要遵循安全、可信和可控的原則。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算法安全和生成內容的安全。在可信方面,需要進行搜索矯正、知識矯正和對齊訓練,解決知識模糊、知識不能及時更新的問題。在可控方面,不能立即向大模型開放API和函數,而應采取監控審計措施,將大模型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大模型的定位應該是副駕駛和助手的角色,最終決策還是需要人來做出。
在企業級大模型的落地過程中,需要找準剛需和痛點,采取小切口、大縱深的策略。周鴻祎認為,企業應該從大模型目前擅長的能力入手,例如問答對話和內容創作。他建議,企業應先從成熟的角度切入,不要將大模型過早地與企業業務系統緊密耦合在一起,以免造成復雜的應用。另外,企業應找準剛需和痛點,例如員工知識搜索、知識管理和培訓,以及領導信息決策和輿情分析等方面。周鴻祎還強調,目前應先將大模型開啟副駕駛模式,與現有業務系統相對獨立和隔離,確保安全可控、安全落地和快速執行。如果非要與現有系統結合,存在安全風險。
此外,周鴻祎提出了普惠AI的理念,使每個人都能使用企業大模型。他強調,大模型的發展必須以人為本,好用、易用是第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