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會上表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外匯市場表現出韌性,主要體現在人民幣匯率預期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平穩有序、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以及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和銀行結售匯均呈現順差態勢。
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來看,按美元計價,銀行代客涉外收入為30259億美元,對外付款為29792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為467億美元;按人民幣計價,銀行代客涉外收入為209746億元,對外付款為206526億元,涉外收付款順差為3221億元。從銀行結售匯數據來看,2023年上半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為11325億美元,售匯為11307億美元,結售匯順差為18億美元;按人民幣計價,銀行結匯為78482億元,售匯為78338億元,結售匯順差為143億元。
王春英介紹,2023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首先,跨境資金流動保持活躍,呈現凈流入格局。2023年上半年,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和支出合計超過6萬億美元,達到歷史同期次高水平。從差額來看,涉外收支保持一定規模的順差。其中,2023年1月份受春節前企業集中收匯等因素影響,涉外收付款順差處于季節性高位;2-5月份涉外收入與支出金額基本相當;6月份順差規;厣120億美元。從季度來看,連續兩個季度均為順差。
其次,銀行結售匯小幅順差,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上半年,銀行結售匯總體呈現順差,綜合考慮其他供求因素后,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分季度來看,一季度銀行結售匯呈現小幅逆差;二季度由逆差轉為順差,尤其是6月份,盡管外部環境更加復雜,但銀行結售匯順差達到82億美元,大幅高于前幾個月的月均規模。
第三,售匯率略有上升,企業外幣融資保持平穩態勢。2023年上半年,衡量購匯意愿的售匯率,即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9.2%,較2022年同期上升3個百分點。從外匯融資看,截至2023年6月末,我國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境內外匯貸款余額為2749億美元,較2022年末增加37億美元。進口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跨境貿易外幣融資余額為674億美元,較2022年末下降94億美元。
第四,結匯率穩中有升,境內外匯存款余額有所下降。2023年上半年,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即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7.5%,較2022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6月末,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境內外匯存款余額為6061億美元,較2022年末下降280億美元,顯示市場主體持匯意愿總體穩定。
第五,外匯儲備規;痉定。截至2023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930億美元,較2022年末增加653億美元,主要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影響。
王春英表示:“下一步,外匯局將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防范外部沖擊風險,保障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不斷提升外匯管理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